九游娱乐(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点亮娱乐瞬间

院桥浦口村:产业发展促振兴 富民强村新画卷-九游灯光娱乐有限公司
院桥浦口村:产业发展促振兴 富民强村新画卷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24
   浦口村位于院桥镇中部,东起院店路路口,北靠院桥工业园区,西接院岙线辅道,南近甬台温高速路口,这样的地理位置为浦口村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年来,这个历经两次并村改革的村庄,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蜕变成为了一个集农业、电商、文化于一体的和美村庄。  院桥是我区的农业大镇,而番茄种植一直都是浦口村的一大支柱产业。近日,走进浦口村的番茄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大棚内,农户

  

院桥浦口村:产业发展促振兴 富民强村新画卷

  浦口村位于院桥镇中部,东起院店路路口,北靠院桥工业园区,西接院岙线辅道,南近甬台温高速路口,这样的地理位置为浦口村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年来,这个历经两次并村改革的村庄,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蜕变成为了一个集农业、电商、文化于一体的和美村庄。

  院桥是我区的农业大镇,而番茄种植一直都是浦口村的一大支柱产业。近日,走进浦口村的番茄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大棚内,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着成熟的番茄,那红彤彤的果实被逐一放入篮筐,不一会儿一个个篮筐就被沉甸甸的番茄装满。

  “这段时间正是番茄的丰收季,我几乎每天都是从清晨五点就开始忙碌,一直到深夜十二点才结束。”王月芬一边擦汗,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她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满足。就在当天早上,来自宁波的一位采购商刚刚从她这里运走了1000多公斤新鲜番茄,这些番茄将很快出现在城市的各大市场和超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据王月芬介绍,目前从她这里销售出去的番茄每公斤在4元左右,这些番茄大多被销往椒江农港城、杭州、宁波等地。在生意兴隆的日子里,她和丈夫一天能卖出两三千公斤番茄,可观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

  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区农办、院桥镇共同组织了多次专家讲座和培训班。把专家请到“家门口”,为农户传授种植知识和防虫害技巧,帮助他们丰富种植经验,提升农业技能。

  “这些年,通过专家下乡授课,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王月芬说,在专家的指导下,农户开始尝试番茄和西瓜的轮流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方式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户们的收入,也为浦口村的番茄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番茄基地的基础设施,为农户们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今年,浦口村决定投入100多万元资金,用于番茄基地内的路面硬化和水渠建设。这一举措不仅将极大改善农户们的种植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更是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如何参加九游娱乐的社区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让农户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番茄种植中,共同推动浦口村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浦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明国满怀信心地说。

  前些年,番茄市场行情低迷,村民们辛苦劳作却难以换来满意的回报,生活的重压迫使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然而,正是这份探索精神,为浦口村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时光回溯到2015年,那时的浦口村还沉浸在传统的农业模式中,许多村民为了生计远赴他乡做生意。然而,货源地的限制和高昂的成本让他们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幸运的是,随着村里物流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一股回归的潮流悄然兴起。村民们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潜力,纷纷回迁,浦口村的电商集聚效应也由此逐渐显现。

  “当时,村里真是热闹非凡。”陈明国回忆起那段时光,眼中闪烁着光芒,“天猫旗舰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零散的淘宝小店更是数不胜数。全村近八成的年轻人都投身到了电商及相关工作中,那种激情和活力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在这片电商的热土上,陈赛经营的台州喜大普奔贸易有限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走进该公司的厂房,只见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配货的、打包的、发货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我们原本的厂房比这小得多,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本那地方很快就堆放不下货物了。”台州喜大普奔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赛说,面对这一困境,他主动找到了浦口村的村委会,表达了扩大厂房的需求。陈明国在听完陈赛的诉求后,立即组织班子成员进行了商讨,并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紧锣密鼓地筹备,村里原本空置的老菜场地块被改造成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厂房。这不仅解决了陈赛公司的燃眉之急,更为浦口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厂房出租后,每年能为村里带来二十余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时还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看着如今的浦口村,陈明国感慨万千。

  “电商产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像台州喜大普奔贸易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入驻后,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还成为了我们‘小橘灯’共富工坊的站点,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陈明国说。

  “自从村里设立了共富工坊,让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浦口村村民阿香婆说,她主要负责商品的打包工作,一天要忙8—10小时,一天工资在180元左右,忙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活,每月收入在五千元左右。

  “如何参加九游娱乐的社区活动?”

  如今的浦口村,早已不再是那个仅以种植番茄为主的农业自然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这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每当夜幕降临,浦口村的文化礼堂后面,一条崭新的文化长廊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条长廊,不仅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浦口村文化振兴的生动见证。

  在2024年之前,这块空地还只是被当作停车场。随着区级文化特派员孙丽华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敏锐地察觉到浦口村缺乏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于是向陈明国提出了建设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的构想。这一提议迅速得到了村两委的一致赞同,一场关于文化变革的浪潮在浦口村悄然兴起。

  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经过数月的精心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广场终于初具规模。长廊上,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节日灯在夜空中闪烁,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氛围。

  2024年12月31日,浦口村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在自己的文化广场上举办的村晚。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广场上挤满了热情洋溢的观众。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的热情却丝毫未减。这场村晚不仅展示了浦口村的文化底蕴和文艺风采,更激发了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之后,我们会运用好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和传统文化节目等活动,满足村民的日常休闲和文化需求。”陈明国说。

  除了文化广场的建设,作为文化特派员的孙丽华还积极推动短视频制作培训在浦口村的开展。她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培训,一部分村民不仅掌握了短视频制作的基本技能,更学会了如何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宣传浦口村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变化。

  “作为文化特派员,我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要发挥自己的文化特长,将文化理念的触角渗透到农村第一线。通过建设文化长廊、宣传栏和村文化舞台等设施,展示浦口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优秀文艺作品。同时,通过开展短视频制作培训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让浦口村的文化之花在乡村大地上绚丽绽放。”孙丽华表示。

  如今,这条文化长廊不仅记录了浦口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和成果,更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当夜幕降临,长廊上总是热闹非凡。村民们在这里聊天、跳舞、健身,享受着文化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