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点亮娱乐瞬间

军魂永驻英雄城市 武汉退役军人用实干精神续写奉献华章-九游灯光娱乐有限公司
军魂永驻英雄城市 武汉退役军人用实干精神续写奉献华章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01
 在英雄城市武汉的奋进洪流中,活跃着一支特别的先锋队。他们曾身着“迷彩绿”,将热血青春奉献于钢铁军营;如今,他们脱下军装,却从未褪去军人的本色与担当。峥嵘岁月赋予了他们坚毅的军人烙印,那份融入骨血的忠诚底色永不消褪,那股百折不挠的奋斗意志愈加昂扬。他们将军人的刚毅果敢、纪律严明带到新的“战场”——在社区巷陌的治理前沿,在创新创业的澎湃浪潮,在守护平安的江河之畔……他们以不变的初心与实干担当,续写

  在英雄城市武汉的奋进洪流中,活跃着一支特别的先锋队。他们曾身着“迷彩绿”,将热血青春奉献于钢铁军营;如今,他们脱下军装,却从未褪去军人的本色与担当。峥嵘岁月赋予了他们坚毅的军人烙印,那份融入骨血的忠诚底色永不消褪,那股百折不挠的奋斗意志愈加昂扬。他们将军人的刚毅果敢、纪律严明带到新的“战场”——在社区巷陌的治理前沿,在创新创业的澎湃浪潮,在守护平安的江河之畔……他们以不变的初心与实干担当,续写着不平凡的奉献华章。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汇聚榜样力量,彰显时代精神,激励全市退役军人在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中再立新功,我们特别报道6名“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优秀代表,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武汉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有为的卓越风采。

  7月29日,年近八旬的独居老人徐奶奶来到武昌区水果湖街道东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社区书记王学丽“告假”。原来,徐奶奶准备外出旅游,社区工作人员届时不用上门探视了。王学丽嘱咐徐奶奶注意安全,并安排网格员每日保持联系,关注老人行程,随时提供帮助。

  东亭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老年居民占了20%以上,其中不少为独居老人。今年59岁的王学丽是一名退役军人,1981年入伍,在部队服役四年。2012年2月,王学丽担任东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多年来,她将全部热情奉献在社区,把服务主动送到群众心坎里,将对居民的承诺落到实处。

  王学丽说:“作为社区书记,我最关注的还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特别是‘一老一小’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条件,王学丽去年大力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引入中南医院、水果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医疗力量,为老人们定时免费测血糖、测血压等。

  老旧小区居民楼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楼不便,加装电梯又成了王学丽关注的重点。在王学丽的推动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作进展顺利。2024年,东亭小区已顺利加装了6部电梯,群众反响很好。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作为社区书记,王学丽把居民的大事小事放在心上,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反映居民呼声、解决居民诉求”,对居民的“一声一事、每声每事、声声事事”都有呼必应、有应必为。

  小区水箱年久失修,影响居民用水。王学丽多方调研,与居民商议,主动联系水务部门,达成三方协议,由惠民资金、水务、居民共同出资更换了64个水箱;小区没有通天然气,王学丽和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多次协调,使得东亭社区成为武汉首个进驻天然气的老旧小区,吸引10多个社区前来学习。此外,改造小区化粪池,刷黑修整社区道路等微改造,解决了社区长期存在的难题,王学丽被居民称为“解难书记”。

  担任社区书记以来,王学丽获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省优秀党支部书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届“武汉楷模 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今年7月,王学丽又被省委组织部评选为“为民服务‘好支书’”。

  “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前行的动力。”王学丽表示,“作为社区书记,我会继续做好社区的引领者、居民的贴心人,在这个平凡但又伟大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邓书记的带领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变得宜居、宜业、宜游,日子越过越红火!”提起邓涛涛,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杨田村村民们脸上笑意盈盈。

  邓涛涛是杨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身着军装保家卫国,退役后扎根乡村,以军人的坚毅和担当,带领村民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杨田村先后荣获“武汉市第二批乡村休闲游重点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邓涛涛深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邓涛涛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帮三户”党建模式的辐射作用,村企共同成立森林防火救灾、民事纠纷调解岗、政策宣传讲解等党员志愿服务小组。积极发动村企党员走村入户,带领群众流转土地,帮助村民就业,打通村民致富与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健全村规民约促治理。不断完善“一约两队三会”制度,发动企业、村民群众主动参与村内环境卫生、文明宣传、产业发展等,努力做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夯实杨田村村集体各项事业发展壮大基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邓涛涛敏锐地抓住农旅融合发展的机遇,打造夫子山农旅融合产业园。为了盘活闲置资源,他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发动村民将32座闲置农房以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对接,转化为特色民宿,让沉睡的资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邓涛涛积极争取乡村衔接资金244万元,修建农产品展示中心、购置农用机械,以村集体资产租赁给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利用38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流转至企业经营,打造生态农田旅游观光项目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如今,夫子山农旅融合产业园常年为杨田村及附近村民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旅游旺季可达120余个,村民实现了“住在景区、工作在园区”,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得很漂亮,不仅在家里住得很舒服,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拿工资,实现老有所乐。”杨田村村民高兴地说。

  邓涛涛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村增万树”项目,在村域内道路旁、荒山、荒坡栽植各类苗木1万余株,让杨田村披上了绿色的盛装。他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修建4.2公里环山步道,硬化拓宽641米“杨张线盏太阳能路灯,完成张家场69户民房立面整治和停车位、杆线、污水、塘堰等整治工程,村庄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从退役军人到基层党支部书记,邓涛涛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和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誓言。

  7月28日,武汉市万之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刘振灏带领团队一同前往贵州黔东南,为那里的贫困家庭捐赠物资。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创业者,服务社会的报国情怀始终流淌在刘振灏的血脉中。

  刘振灏从小在海军大院长大,他的爷爷奶奶和叔叔都是军人,正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让他从小就有了参军报国的信念。大学毕业后,他志愿入伍成为一名空降兵。服役的两年里,他不仅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嘉奖、“四有”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更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部队教会我的就是不畏难、敢担当,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刘振灏说。这份信念也成为他选择创业并勇毅前行的内在驱动力。

  退役后,他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在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学习,本科期间看到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势头不错,便着手准备创业,大四下学期成立了武汉市万之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刘振灏觉得,正是军人的底色让他有了敢闯敢拼的劲头。

  创业初期,刘振灏带领的团队决定开拓海外市场,面对一周内完成市场调研、选品和店铺搭建的艰巨任务,刘振灏展现出雷霆作风:迅速制定周密计划,将任务精准分解到人,要求每人每日严格汇报进度。最终,团队提前一天高效达成目标。这种源自军营的高效执行力,成为他创业“初战告捷”的关键引擎。

  军旅生涯带给刘振灏的磨砺和蜕变还有很多。一次野外驻训的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当时连续一周都是暴雨,需要在泥泞环境中完成战术演练,很多战友都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我自己也扭伤了脚踝,但大家都没有放弃,咬牙坚持完成了演练。”

  正是这段经历锻造了他面对逆境时的钢铁意志与策略思维——“遇事不退缩、冷静分析、团结应对。”公司成立三个月的时候,由于订单量激增,一时之间供应链无法如期交货,还将面临大额的赔偿。在团队成员都消极应对时,刘振灏率先振作起来,立即带领采购团队连夜奔赴广东工厂,寻找新的供应商,亲自协调加急生产,最终在期限内成功交付,不仅化解了危机,更意外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与合作。

  尽管公司才刚成立一年,营业额已经达到700万元。刘振灏还吸纳了三名退役军人加入自己的团队中。“退役军人都特别踏实肯干,能够无条件做好交办给他们的任务,这份执行力正是我们初创团队需要的宝贵品质。” 刘振灏说。

  从专科到本科,从参军入伍到毕业之际创业,刘振灏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退役军人的奋斗与担当。刘振灏说,他想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带动更多的退役军人,“不论从事什么事业,都要敢于尝试,坚持到底。不要怕困难,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脚踏实地、勇敢去闯!”

  “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当过兵的人都是好样的!”这是武汉风韵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韵出行)党委书记、总经理刘绥群常挂在嘴边的话。身为退役军人,他始终将回馈军营、帮扶战友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自2016年风韵出行成立以来,已吸纳5319名退役军人加入,成为“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副会长单位、湖北戎创汽车产业联盟发起单位。

  风韵出行作为湖北省首批全国性网约车平台,走过九个春秋,以城际拼车为特色,覆盖全国212个城市,注册司机超300万。为助力退役军人职业转型,企业推出一系列精准举措:退役军人享受优先录用通道,租车可获每月200至300元专属补贴,“八一”建军节全天免抽佣;车队长分佣比例从1%~2%提高至3%~6%,并优先派高品质订单。同时推出“退役军人城际车队长”专项扶持计划,打造军创先锋,铺就转型之路。

  在服务保障方面,风韵出行在全国建设217个“退役军人之家”“老兵驿站”,配备休息区、图书角等设施,设立党员活动室,实现“离军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为退役军人司机提供工作与精神的港湾。

  “雷锋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是点滴善行的汇聚。”这是风韵出行“学雷锋好司机”代表谭师傅的心声。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台已有17630名“学雷锋好司机”,累计完成好人好事23112件。每年高考季,退役军人爱心车队提供“一对一”送考服务;“风韵力量?学雷锋好司机志愿服务队”长期开展公益助学等活动,用“应急+常态”模式,让公益融入日常。这些努力让风韵出行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成为行业公益标杆。

  针对司机群体“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饿了有热饭”的朴素期待,风韵出行今年5月17日启用云南大理首个网约车司机驿站,涵盖休息区、爱心餐厅、充电区等功能,提供“十项免费五项优惠”服务。目前,类似的司机服务阵地在全国多点开花,企业从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化服务破解司机就餐难、充电难、子女教育等痛点。风韵出行“司机关爱行动”荣获2024年度全国 “暖途行动”年度公益项目,并入选2025年度签约项目。多年来,风韵出行帮扶130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推出退役军人湖北省内乘车9折优待政策,将企业发展与社会价值紧密相连。

  如今,风韵出行作为湖北省民营企业1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华中地区营收最高的本土网约车平台。刘绥群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当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加油站、权益保障的服务站、精神传承的传播站,用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承诺,为出行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

  “九游娱乐的安全性怎么样?”

  今年1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到市财政局开展退役安置工作回访,在这里发现了一群优秀的军转干部,市财政局投资分局副局长刘军就是其中的一员。2015年底,刘军告别熟悉的“橄榄绿”,从武警部队转业投身财政事业。十年光阴荏苒,从初来乍到的“门外汉”,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刘军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初到地方,并非没有彷徨。从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的他,此前从未接触过财经知识。同时,他也听闻一些战友转业后希望“轻松点、多顾家”的心态。但他内心更响亮的是另一种声音:既然能在军营奉献青春热血,转业也只是换了赛道。财政是城市发展的“经济血脉”,能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一种光荣。他形象地比喻道:“在高速路上行车,落后了就该打左转灯变道超车,而不是打右转灯靠边停车。”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从零开始。部队锤炼了他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作风,但地方工作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截然不同,刘军选择用“归零”姿态面对挑战,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公务支出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了不断完善全市公务支出制度体系,他沉下心啃政策、学法规、钻业务,深入市直部门和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和座谈,学习沿海城市好的经验做法,细化市内公务出行等一系列措施办法,提高公务支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转业十年,刘军历经监督处、行政政法处、债务处投资分局多个岗位,工作热情始终如一。在监督处时,他参与开展全市会计信息、扶贫资金、救灾资金、“三公”经费等专项监督检查10余次;2020年底调入行政政法处,他从预算编制、资产清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入手,主导推动市区34家法院、检察院财务委托市级统管平稳落地。如今,刘军在债务处投资分局担任副局长,又参与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巡司河水环境提升、沿江高铁和中心医院改扩建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变的是岗位与技能,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军人底色。

  在刘军的办公桌上和家中,永远放着一本最新版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他说:“学习这些知识,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反复地看、反复地运用,直到能够背下来。” 无数个挑灯夜战的付出,换来的是在各个业务领域的游刃有余。几任处长这样评价道:“刘军是最不像军转干部的军转干部。”——成为对他工作作风最朴实的肯定和褒奖。

  “两横一竖就是干,两点一力就是办。”刘军深信只要踏实肯干,必有回响。自2017年起,他连续7年获评年度绩效考核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2020年更是被评为“全市百佳优秀公务员”。每一次荣誉的取得,都是实干的水到渠成。

  刘军常说:“喷泉因压力而绚烂,瀑布因无退路而壮阔,泉水因坚持而穿石。”这位奋战在财政战线的“老兵”,以其不变的忠诚与持续精进的专业能力,继续书写着“橄榄绿”的荣光与担当。

  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灭火器扑火……近日,在江岸区塔子湖消防救援站内,来自武汉市退役军人“长江卫士”应急救援分队的王圣虎凭借丰富的应急处置经验和专业的授课技巧,为社区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应急演练课,实战化场景提升了孩子们防灾避险能力与自救互救意识,受到社区及家长们的好评。

  今年39岁的王圣虎,服役16年后于2021年转业至武汉社会福利院总务科工作。2023年,他加入武汉市退役军人“长江卫士”应急救援分队,成为总务组组长。谈及初心,王圣虎坦言:“刚退役时,我在山东老家加入了齐河特战救援队,参与志愿活动。来到武汉后,加入‘长江卫士’应急救援分队,既满足了我对救援事业的热爱,也希望能给儿子树立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榜样。”

  作为一名应急救援队员,王圣虎秉承着“若有战、召必回”的赤诚之心,时刻准备着,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哪里,义不容辞。

  “长江卫士”应急救援分队的队员由多兵种、多专业的退役军人组成,多名队员曾服役于特种部队,大部分队员都曾参与过重大抢险救灾等任务。救援队配备有搜救犬、无人机、冲锋舟、消防车等各类救援装备。今年清明期间,王圣虎和队员们一道,乘坐消防车赶往新洲区凤凰镇,执行森林防火任务。

  4月5日中午12时许,王圣虎和队员们正准备吃饭,突然接到新洲区应急管理局的救援指令,附近一处山林因村民祭祀引发了火情。大家顾不上吃饭,立即驾驶消防车赶赴现场。

  “沿途路不好走,一路颠簸到现场后发现,起火点在一个下坡处,火势比较大,我们迅速打开水带,冲向火点喷水,激起的烟尘让人睁不开眼……”经过20多分钟的奋战,山火终于被扑灭了。

  2023年5月,“长江卫士”应急救援分队被武汉市授予“森林防火机动队”。王圣虎介绍,2025年,队伍参与了多起森林火灾救援任务。

  此外,王圣虎和队友们日常还承担着武汉市15公里长江沿线“禁渔、禁砂和禁排”违法行为的巡逻、劝导和守护任务,肩负长江水域人员落水、搜救等应急救援任务,配合实施长江应急救援服务10余起,为街道、社区开展多频次的应急救护专业和防震减灾知识培训。

  王圣虎时刻以军人的品质要求自己,为了提升专业救援能力,王圣虎考取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业余电台操作证”“五级应急救援员证”等专业证书,他还每年无偿献血两次,至今已献血10多次。

  (长江日报 出品: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融媒体中心 撰文:丁嘉琪 朱姝颐 丁静 石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