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点亮娱乐瞬间

从“半把扫帚”到“双文明共振”一个城中村的破题之路-九游灯光娱乐有限公司
从“半把扫帚”到“双文明共振”一个城中村的破题之路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7-02
 物质丰盈滋养精神家园,文明新风激活乡村活力。在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周隘陈村用12年时光,书写了一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  这个曾因“脏乱差”被贴上落后标签的城中村,通过构建“共建、共创、共融、共美”的文明生态链,不仅摘下了省级善治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诸多荣誉,更探索出一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层实践路径。  周隘陈村地处大碶街道核心区域,交通

  物质丰盈滋养精神家园,文明新风激活乡村活力。在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周隘陈村用12年时光,书写了一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

  这个曾因“脏乱差”被贴上落后标签的城中村,通过构建“共建、共创、共融、共美”的文明生态链,不仅摘下了省级善治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诸多荣誉,更探索出一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层实践路径。

  周隘陈村地处大碶街道核心区域,交通便利,距离轨道交通1号线大碶站仅十几米。该村占地1.5平方公里,集聚460户村民1068人,外来人口3000余人。基础设施底子薄,人口倒挂不易管,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周边村庄发展趋好时,这里依然不改“落后”面貌。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改变,始于班子的重塑。2013年6月,时年38岁、自主创业已小有成就的青年党员陈原益,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团乱象:村委会里办公设施破损不堪,时有无业村民来此闲聊;村道内外垃圾遍地、占道经营、违建林立、治安复杂。更头疼的是如一盘散沙的村委班子和一笔糊涂账的集体资产。毫无村务经验的陈原益,深感迷茫:我从村民中来,可我要如何走到村民中去?

  改变,从最小处着手。为改善办公环境,他从自家工厂搬来桌椅,却遭遇谣言中伤。风波平息后,他更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要赢得信任,唯有实干。最基础的环境整治成了突破口。2014年,他自掏腰包买来近千把扫帚,挨家挨户发放,提出“半把扫帚”行动:一半扫屋内,一半扫屋外。

  起初,村民们对此并不理解,但当陈原益带领56名党员以身作则,带头清扫村道,并发动党员率先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杂物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起扫帚,积极响应。

  一场家园共美行动就这样开始了:党员、村民合力铲除墙面“牛皮癣”,村道宣传栏里留出一个窗口用于集中张贴租房等广告,疏堵结合;拆除两处露天粪池,建设封闭式的公共厕所;拆除1千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挪腾出来的空间被改造为小花园、小公园;对主要村道墙体进行美化,绘制不同主题的文化墙……

  如今,走在弯弯绕绕的村道,只见路面干净整洁,绿植郁郁葱葱,墙绘色彩斑斓,处处洋溢生机。雨污分流、路面硬化、河道整治、路灯安装、补种绿化……平均每年两个民生工程的落地,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场由表及里的环境革命,正是周隘陈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出的坚实第一步,它不仅扫净了村道,更扫除了陈规陋习,扫出了村民的精气神。

  家园共美,也要共富。治村路上,陈原益带着村两委成员,在厘清村集体资产、充分倾听村民诉求后,改革村集体资产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接管村民资产,代表村民集中对外招租、统一签订合同、统一管理租金。依靠集体力量,村资产议价能力显著提升,租金收入水涨船高,村民分红实实在在增加。

  去年,陈原益携手省文化特派员沈苏杭,实施“城中村爆改计划”。利用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村里先后盘活几处闲置资产,引入“坐·咖啡”等多种业态,将村子“爆改”为青年聚集场,让村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样子。

  一桩闲置的集体库房,经改造摇身一变成为颇具文艺气息的“坐·咖啡”。它坐落于村主干道旁,与门前静谧流淌的岩河相映成趣。不大的店面布置得雅致精巧,方寸天地间尽显悠闲。这家村咖的对面,是“作·深夜酒场”,如今已是北仑当地颇具口碑的餐饮品牌。这家只在夜间营业的小店常常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才能一“作”。

  “刚回国那会儿,我们走了很多地方,直到来到这里。”“坐·咖啡”主理人王琪是一名“95后”青年,他觉得周隘陈村古朴又文艺,还有人情味。

  去年,一家日式铁板烧餐厅落户于此,风格鲜明,腔调十足,有人专程从海曙区高桥镇乘坐1小时的地铁赶来打卡,这让陈原益感到意外又惊喜。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来、停下来,周隘陈村依托“点亮岩河”工程后的秀美自然生态,结合北仑区实验小学等实践基地的场所与师资,以“小陈大学堂”为主题,引进文旅运营商实施统一运营管理,策划推出亲子研学项目。

  村子美了,产业兴了,村民的精气神也焕然一新,互帮互助、热心公益蔚然成风。在这里,文明新风尚深植于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

  周隘陈村让党员担任联户“管家”,由热心村民担任志愿骨干,组建了包括财务管家队、工程服务队、环境管理队、安全管理队、困难服务管理队等在内的5支“家园共美”服务队,向村民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困难帮扶等服务。

  就在今年6月,周隘陈村携手“贴隔壁”的镇定社区又组建了一支新的队伍——“平安陈·镇”联合安全巡防队,部分队员由热心村民、居民组成。自6月1日上岗以来,这支队伍已累计发现并及时上报各类隐患30余起,包括下水道堵塞、燃气管道不达标等公共设施问题15余起,邻里、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3起等。

  浓厚的自治氛围,孕育着淳朴的民风。在村委会二楼文化展厅,一面“爱心墙”记录着村民每年助力家园建设所投入的热忱:陈裕良10000元、王胜利3000元、贺国辉3000元、邬松良2000元……其中,“宁波好人”虞岳英的名字常年闪耀。这位老年协会前理事是公认的“热心肠”,累计捐款数额自己都记不清。面对“多留点钱傍身”的劝告,她总是一笑置之:“年轻时吃过苦,现在就想帮帮需要的人。”

  “我可以在九游娱乐上玩什么类型的游戏?”

  小俞和哥哥都是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兄弟俩相依为命,日子灰暗,却也有光亮。陈争鸣前几年就主动与小俞结对,常常为其送饭,还定期帮忙把药品分装到药盒。去年2月的一个深夜,小俞突发急病,陈争鸣得知后,当晚就送他去医院,忙前忙后为其办理入院手续。在小俞住院的7天里,她天天往返医院,悉心照料,无微不至。

  正在参评“全国优秀网格员”的秦栋,是村里的“大管家”。依托村里自主开发的“红邻帮”数字平台,他动态掌握全村村民需求,并及时联动“家园共美”服务队,做好服务统筹和需求回应。有一次,九旬老人陈敏娣家水龙头坏了,子女在外,秦栋接到求助后立即上门更换。这件事老人记在心头,逢人便夸。

  自治力量的壮大,让周隘陈村的凝聚力与日俱增。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人文化”深深扎根,成为驱动村庄发展的强大精神引擎。

  大刀阔斧的整改与发展,实实在在地鼓了村民的钱袋子:2024年村总收入达651万元,较11年前增长270%。

  物质丰盈了,精神追求也随之高涨。2020年9月26日,周隘陈村全新的农村文化礼堂落成,白墙黑瓦马头墙,修整一新的文化礼堂古朴又大气。室内,中央空调、舞台、灯光、液晶屏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2023年,该礼堂获评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2024年成功创建浙江省金牌五星级文化礼堂,为北仑唯一。

  在街道支持下,村委会依托村文化礼堂,加快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村里先后组建了老年大学戏曲班、鸣凤戏剧团、威风腰鼓队等社团,其中鸣凤越剧团作为宁波市优秀民营越剧团入围2024年宁波逸夫剧院周信芳戏剧节展演,威风锣鼓队表演的《中国龙》曾入选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培育成果展演。

  今年4月,由废弃老宅改造的“红砖书屋”投入运营,藏书近2000册,村民们实现了“不出村通借通还”。该书屋成为该村新的文化地标,获评首批宁波市农家书屋示范点。

  有阵地,有团队,更有节庆日子里的张灯结彩。每逢传统佳节,“河畔市集”“我们的村晚”“古韵灯会”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村民们欢聚一堂,在传承文化中增进情感,共享欢乐祥和的氛围。

  以硬改造换软环境、以智治提效能、以全民参与筑长效,文明成果真正扎根于村民心坎。周隘陈村12年的奋进历程,是一部生动的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史。从“半把扫帚”改善环境,到“爆改计划”发展产业;从“好人辈出”传递正能量,到“文艺繁盛”润泽心田,周隘陈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文明共振”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更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生动且富有成效的实践样本。(陈烨 刘慧 范洪源)

  在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周隘陈村用12年时光,书写了一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